悉尼诗词协会文化论坛,晓帆主讲古典诗词鉴赏
发布时间: 2025-03-31 17:17
悉尼诗词协会文化论坛,晓帆主讲古典诗词鉴赏
2025年3月26日,悉尼诗词协会举办文化论坛,悉尼文联主席晓帆先生(王力军)以“诗词的意境与鉴赏”“诗词的灵韵与立意”和“时代变迁对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”等作为主讲内容,概述了澳华文学的社会责任与未来发展的脉络走向,引起了部分与会文学爱好者的认同与共鸣。
悉尼诗词协会已经成立20周年,协会成员大都有着中国文化背景,创作了成千上万首不同体裁的诗词,为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。
论坛由悉尼诗词协会会长李振国主持,黄冠英,尹峰,李作恒,邱伟芬等副会长和部分协会成员出席,参加论坛的嘉宾有澳华文学研究学者,《澳洲新报》新文苑主编何与怀博士,104岁的文化社团侨领黄庆辉先生,澳洲中国文化研究院谭文华院长,炎黄画院院长李爱民,北京大学悉尼校友会武未宏会长,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霞;《悉尼论》史学研究专家于大海,澳洲画院执行院长任静敏,澳洲国际妇幼联主席、澳华社区联合会主席钟颖,以及悉尼各文化社团的部分代表。
澳洲炎黄画院院长李爱民;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霞;澳洲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谭文华在论坛中交流。
悉尼诗词协会李振国会长(左))与悉尼文联主席晓帆(王力军)先生。
晓帆在论坛中说;在诗词的发展史上,盛世与灾难中的文学嬗变也就是盛世与灾难交替之时,文学创作常呈现不同的演化特征。在盛世时期,文学多表现繁荣与辉煌,如唐朝盛世诗歌的极致繁荣,形成了李白的浪漫主义与杜甫的现实主义两大高峰。而在战乱或社会动荡时期,文学往往又充满悲剧色彩,甚至是针砭控诉,如杜甫的《三吏》《三别》,类似的例子在历朝历代都有所体现,因此,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密不可分,社会变革会催生文学新潮,社会动荡也会激发文学反思,盛世与灾难交替影响着文学形态,文学既是时代的产物,也能影响时代。
在论坛上,已94岁高龄《沙阳翁的寻根脚印》的作者李光清先生(左)亲切的问候104岁的老侨领黄庆辉老先生。
论坛结束后,部分协会成员和文学艺术界及文化社团的代表。
本次论坛还在为纪念悉尼诗词协会成立20周年而出版的《千古绝唱响名楼》新书进行了预告发布。
上一篇 下一篇